关灯
收起左侧

人物专访|《中国地名大会》冠军齐创业:行走的“地方志”是怎样炼成的?

0
回复
491
查看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5-20 10:17:1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
     人物介绍

齐创业,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专业历史地理方向2018级硕士研究生,暨南大学舆地学会成员,曾先后两次参加《中国地名大会》,在第一季赢得第六场的单期冠军,第二季勇夺总冠军。在校期间,他是班长;学术方面跟随导师黄忠鑫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”等课题,并于复旦大学、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CSSCI核心期刊《历史地理研究》发表论文一篇,2020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。


在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第二季总决赛现场,最后一个环节是“地名天梯”,两位选手分别为红蓝两方竞速答题,谁先登顶谁就是最后的冠军。来自暨南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的齐创业在一开始领先来自太原的12岁小选手徐子正,但在距离顶峰只有两级台阶时二人持平。


答题的主动权又再次转移到他手中,倒数第二题是“苏密古城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区”,不太确定的齐创业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,在脑海中经过一番迅速推理后,锁定了“吉林省”,这一正确回答为他赢得了先机,扭转了原本被动的局面。当主持人鲁健念出最后一道题的题目,他自信、声音嘹亮地呐喊出了答案——重庆。

掌声响起,齐创业夺冠。


主持人常以“创业艰难百战多”这一双关语来介绍和形容参赛过程中的他。一路走来,夺冠之路确如节目中的“天梯”,实属不易。每一次前进和攀登,皆源自他日常的点滴积累,源于其对地名文化近乎偏执的热爱,是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厚积薄发。


二度梅开,更多是享受突破自我的过程

     从地名看文化,从文化看中国。《中国地名大会》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、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。作为一名地名文化爱好者,齐创业是这档节目的“两朝元老”。第一季时,在导师黄忠鑫的推荐下,他不假思索便报名参赛。经过层层选拔后,终在70多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,并取得了单期冠军的好成绩。
     第一次来到央视舞台,结识了很多地名文化的共同爱好者,令他欣喜万分。但也因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与总决赛冠军擦肩而过,留下了遗憾。怀揣着对历史地理文化自始至终的热爱,且对自己第一季表现不够满意,他选择再度出征。

     重新参加《中国地名大会》,更多是享受突破自我的过程。“第二季其实我刚开始是有一定压力的,因为我怕还达不到第一季的成绩,后来当我已经突破了第一季的成绩时,我心态就很放松了,所以后面就特别地享受比赛。”

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慢热、害羞。在读研以前,自称干什么都怯场,在班里讲话都不好意思,读研以后下定决心要改变。“尤其是像当老师,你必须要在那么多学生面前讲课,所以我选择去代课。记得我的第一节课,我全程不敢看学生,直到下课一直低着头看屏幕。”

对比两次参赛经历,他认为最大的成长在于心态。刚开始录制第一季的时候,他一直不敢冲上舞台去展现自己。有时候答对了,因为胆怯自动放弃了机会。后来鼓足了勇气冲上去,没想到这一冲就拿了单期的冠军。自此,他开始变得无所畏惧。“到了第二季我几乎不怎么紧张了,告诉自己在舞台上就是尽情地玩。”


并非时间管理大师,只是对历史地理爱得有些疯狂

对于在节目中“跌倒的地方”,齐创业仍记忆犹新。即便比赛结束已有些许时日,他仍会不断复盘。


他的知识储备令人惊叹。《中国地名大会》这档节目其考题内容覆盖了历史、地理、文学、民俗、影视等多领域,在参赛前也没有特定的题库或范围供选手复习,对选手的积累是极大的考验。如此巨量的知识点记忆对别人而言或许是负担,对他而言,大部分已在平时基于兴趣印在脑海中。


他将比赛题目分为两类,一类是基于自己的记忆即可得出答案,一类是触及到自己的盲区但通过推理可得。在记忆这些地名和解题时,他有一套自己的经验。“很多地名都是从古代发展而来,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规律性。比如因山南水北方位、皇帝年号等,也与当地的方言特征联系紧密。每一个地名都代表着一定时间或地域特征。”


这也是他在历史地理专业学习中的方法。“历史地理,它既是历史又是地理,所以我们在进行阅读史料等历史探索时,更要在意它在地理方面的一个表现,做到二者的融会贯通是本专业的关键所在。”


对于学习历史地理专业的师弟师妹,他认为具体要做到:在历史方面要尽己所能找一些新的史料,多从每个史料挖一些前人还未挖掘的地方。在史料充分挖掘的情况下兼顾地理。同时,画图也是“史地人”的必备技能。地图是学习历史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,要做到地图了然于胸。


薪火相传,做一名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

结束了比赛的齐创业,终于可以好好歇息一阵了。

临近毕业的他,此刻也已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,并找到了走出校园后的归宿。

走遍了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五六十个地级市,最终他给自己选择了苏州作为未来的发展阵地。“苏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,园林和古镇遍布在苏州的各个地方,它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。”

当被问及离开暨南大学最大的不舍,他坦言是自己的导师黄忠鑫。黄忠鑫老师可谓是自己的伯乐,知道自己对地名文化感兴趣,便推荐了他参加《中国地名大会》,而在日常的科研学习和论文撰写过程中,也给予了莫大的指导和帮助。

这也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——立志成为一名老师。研二时,他先后在广州、深圳的中学担任历史代课老师。如今,在苏州当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是他毕业后的一大工作意向。他希望能像他的导师一样,给予更多对历史地理等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以指引,抑或是让那些对地名等历史文化不感兴趣的同学发现其魅力所在。

他表示,以后有与历史地理文化相关的同类型节目,他还是会积极报名参加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是暨南人的使命与担当,而成为一名地名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,是他的梦想与目标。他希望未来尽己所能,让更多人从此爱上历史地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2 下一条

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

APP下载

公司服务热线:

15302378296

公司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(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)

运营中心: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座2115室(离暨南大学西门480米)

邮编:510630 Email:jnukaoyan@foxmail.com

Copyright   ©2015-2016  暨大考研论坛技术支持:考研粤     ( 粤ICP备2022125255号 )